于禁 (Chinese Wikipedia)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sources in references of the Wikipedia article "于禁" in Chinese language version.

refsWebsite
Global rank Chinese rank
27th place
30th place

wikisource.org

zh.wikisource.org

  • 三国志·于禁传》:于禁最號毅重
  • 钦定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 卷二十二
  • 《后汉书·灵帝纪》:戊午,皇子辯即皇帝位
  • 《后汉书·何进传》:進與太傅袁隗輔政
  • 《三国志·董卓传》:先是,進遣騎都尉太山鮑信所在募兵
  • 《三国志·鲍勋传》:《魏書》:還到成皐而進已遇害。信至京師,董卓亦始到。信知卓必為亂,勸袁紹襲卓,紹畏卓不敢發。語在紹傳。信乃引軍還鄉里,收徒衆二萬
  • 于禁傳》:黃巾起,鮑信招合徒衆,禁附從焉。
  • 三国志·武帝纪:信乃與州吏萬潛等至東郡迎太祖領兖州牧。遂進兵擊黃巾於壽張東。信力戰鬬死
  • 于禁傳》:及太祖領兗州,禁與其黨俱詣爲都伯,屬將軍王朗。
  • 三国志·武帝纪: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爲青州兵。
  • 于禁傳》:朗異之,薦禁才任大將軍。太祖召見與語,拜軍司馬
  • 三国志·武帝纪:秋,太祖征陶謙
  • 于禁傳》:使將兵詣徐州,攻廣威,拔之,拜陷陳都尉。
  • 于禁傳》:從討呂布於濮陽,別破布二營於城南,又別將破高雅於須昌。
  • 三国志·武帝纪:布夜走,太祖復攻,拔定陶,分兵平諸縣。
  • 于禁傳》:從攻壽張、定陶、離狐,圍張超於雍丘,皆拔之。
  • 三国志·武帝纪:汝南、潁川黃巾何儀、劉辟、黃邵、何曼等,衆各數萬,初應袁術,又附孫堅。二月,太祖進軍討破之
  • 于禁傳》:從征黃巾劉辟、黃邵等,屯版梁,邵等夜襲太祖營,禁帥麾下擊破之,斬辟、邵等,盡降其衆。
  • 三国志·武帝纪: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張繡降,旣而悔之,復反。公與戰,軍敗,爲流矢所中,長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公乃引兵還舞陰
  • 于禁傳》:是時軍亂,各間行求太祖,禁獨勒所將數百人,且戰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虜追稍緩,禁徐整行隊,鳴鼓而還。未至太祖所,道見十餘人被創裸走,禁問其故,曰:「爲靑州兵所劫。」初,黃巾降,號靑州兵,太祖寛之,故敢因緣爲略。禁怒,令其衆曰:「靑州兵同屬曹公,而還爲賊乎!」乃討之,數之以罪。靑州兵遽走詣太祖自訴。禁旣至,先立營壘,不時謁太祖。或謂禁:「靑州兵已訴君矣,宜促詣公辨之。」禁曰:「今賊在後,追至無時,不先爲備,何以待敵?且公聰明,譖訴何緣!」徐鑿塹安營訖,乃入謁,具陳其狀。太祖悅,謂禁曰:「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於是録禁前後功,封益壽亭侯。
  • 武帝紀》:秋九月,術侵陳,公東征之。術聞公自來,棄軍走,留其將橋蕤、李豐、梁綱、樂就;公到,擊破蕤等,皆斬之。
  • 于禁傳》:從圍橋蕤於苦,斬蕤等四將。
  • 武帝紀》:三月,公圍張繡於穰。
  • 武帝紀》:九月,公東征布。
  • 于禁傳》:復從攻張繡於穰,禽呂布於下邳,別與史渙、曹仁攻眭固於射犬,破斬之。
  • 武帝紀》:夏四月,進軍臨河,使史渙、曹仁渡河擊之。
  • 于禁傳》:別與史渙、曹仁攻眭固於射犬,破斬之。
  • 武帝紀》:留于禁屯河上。
  • 于禁傳》:绍兵盛,禁原为先登。太祖壮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禁将,守延津以拒绍
  • 武帝紀》:公將自東征備
  • 于禁傳》:劉備以徐州叛,太祖東征之。紹攻禁,禁堅守,紹不能拔。復與樂進等將步騎五千,擊紹別營,從延津西南緣河至汲、獲嘉二縣,焚燒保聚三十餘屯,斬首獲生各數千,降紹將何茂、王摩等二十餘人。太祖復使禁別將屯原武,擊紹別營於杜氏津,破之。遷裨將軍
  • 于禁傳》:起土山相對。紹射營中,士卒多死傷,軍中懼。禁督守土山,力戰,氣益奮。紹破,遷偏將軍。
  • 資治通鑑·漢紀五十六
  • 先主傳》: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 李典傳》:戰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
  • 于禁傳》: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漢帝,稱進及于禁、張遼曰......於是禁爲虎威
  • 臧霸傳》:又與于禁討昌豨
  • 夏侯淵傳》:昌狶反,遣于禁擊之,未拔,復遣淵與禁并力,遂擊狶,降其十餘屯,狶詣禁降。
  • 于禁傳》:昌豨復叛,遣禁征之。禁急進攻豨;豨與禁有舊,詣禁降。諸將皆以爲豨已降,當送詣太祖,禁曰:「諸君不知公常令乎!圍而後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節也。豨雖舊友,禁可失節乎!」自臨與豨決,隕涕而斬之。是時太祖軍淳于,聞而嘆曰:「豨降不詣吾而歸禁,豈非命耶!」
  • 趙儼傳》:時于禁屯潁陰,樂進屯陽翟,張遼屯長社,諸將任氣,多共不協;使儼并參三軍,每事訓喻,遂相親睦。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 三国志·张辽传:陳蘭、梅成以氐六縣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討成,遼督張郃、牛蓋等討蘭。
  • 三国志·于禁传:成僞降禁,禁還。成遂將其衆就蘭,轉入灊山。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餘里,道險狹,步徑裁通,蘭等壁其上。
  • 于禁傳》:遼等與蘭相持,軍食少,禁運糧前後相屬,遼遂斬蘭成。
  • 于禁傳》:增邑二百戸,並前千二百戸。
  • 于禁傳》:太祖每征伐,咸遞行爲軍鋒,還爲後拒;而禁持軍嚴整,得賊財物,無所私入,由是賞賜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衆心。
  • 于禁傳》:太祖嘗恨朱靈,欲奪其營。以禁有威重,遣禁將數十騎,齎令書,徑詣靈營奪其軍,靈及其部眾莫敢動;乃以靈為禁部下督,眾皆震服,其見憚如此。遷左將軍,假節鉞,分邑五百戸,封一子列侯。
  • 三国志·关羽传: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
  • 武帝紀》:遣于禁助曹仁擊關羽。
  • 武帝紀》:八月,漢水溢,灌禁軍
  • 三国志·庞德传:會天霖雨十餘日,漢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
  • 于禁傳》: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
  • 于禁傳》:太祖聞之,哀嘆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
  • 三国志·吕蒙传:蒙到南郡,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蒙據江陵
  • 虞翻傳》:魏將于禁為羽所獲,繫在城中,權至釋之,請與相見。他日,權乘馬出,引禁併行,翻呵禁曰:「爾降虜,何敢與吾君齊馬首乎!」欲抗鞭擊禁,權呵止之。後權于樓船會羣臣飲,禁聞樂流涕,翻又曰:「汝欲以偽求免邪?」權悵然不平。
  • 文帝紀》:秋八月,孫權遣使奉章,并遣于禁等還。
  • 虞翻傳》:《吳書》曰:後權與魏和,欲遣禁還歸北,翻復諫曰:「禁敗數萬衆,身為降虜,又不能死。北習軍政,得禁必不如所規。還之雖無所損,猶為放盜,不如斬以令三軍,示為人臣有二心者。」權不聽。羣臣送禁,翻謂禁曰:「卿勿謂吳無人,吾謀適不用耳。」禁雖為翻所惡,然猶盛歎翻
  • 晉書·宗室傳》:後禁至,果以疾遲留
  • 《太平御覽》0691:文帝《與于禁詔》曰:昔漢高祖脫衣以衣韓信,光武解綬以帶李忠,誠皆人主當時貴敬功勞勤心之至也。封賜將軍以魏王時所珮朱韨及遠游冠。
  • 《三国志·于禁传》裴注:臣松之以爲圍而後降,法雖不赦;囚而送之,未爲違命。禁曾不爲舊交希冀萬一,而肆其好殺之心,以戾衆人之議,所以卒爲降虜,死加惡諡,宜哉。
  • 于禁傳》:帝引見禁,鬚髮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頓首。帝慰諭以荀林父、孟明視故事,拜爲安遠將軍。欲遣使吳,先令北詣鄴謁高陵。帝使豫於陵屋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禁降服之狀。禁見,慚恚發病薨。子圭嗣,封益壽亭侯。諡禁曰厲侯。
  • 《资治通鉴》卷六十九:臣光曰:于禁將數萬眾,敗不能死,生降於敵,既而復歸。文帝廢之可也,殺之可也,乃畫陵屋以辱之,斯為不君矣!
  • 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