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中国 (Chinese Wikipedia)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sources in references of the Wikipedia article "1930年代中国" in Chinese language version.

refsWebsite
Global rank Chinese rank
1st place
1st place
351st place
20th place
144th place
3rd place
low place
low place
low place
low place
low place
755th place
low place
491st place
low place
1,085th place
low place
1,070th place
309th place
19th place
low place
low place
3,993rd place
152nd place
low place
1,166th place
low place
low place
1,151st place
1,197th place
2,045th place
73rd place
low place
low place
low place
low place
low place
low place

23.238

218.188.23.238

boxun.com

  • 論者李公明對藍衣社評價不高,但也認為蓝衣社的纲领中把清洗腐败官僚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 , 以特务手段来完成这种任务是不必有什么顾虑的,並舉康泽的别动队在江西期间比较成功地获得当地老百姓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 就是他们在短期内调查和审判了数以千计的地方官僚的腐败案件和豪强劣绅的劣迹。此外藍衣社对于日本帝国主义极端仇恨的意识十分明显 ,日本人的情报机关对此高度重视。見"蓝衣社的改革与反腐败",博訊

china.com.cn

big5.china.com.cn

cnru.org.cn

  • 关于国民政府所办公营企业的经营弊端问题,有論者認為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不以赢利为目的,這很难使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因为不以赢利为目的,就必须靠政府投入。而在政府财力有限,包袱过重的情况下,就只能寄希望于银行贷款;而贷款不能赢利并导致大量的呆账坏账,造成金融危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资源委员会所属厂矿由于政府的倾斜政策,其发展和增值曾非常迅速。但从1941年以后,由于战争的影响和通货膨胀,原料价格看涨,生产成本增高,而政府对资委会所属工厂产品的限价政策,使其产品售价远远赶不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从而导致入不敷出,资金缺乏,使许多工厂的产量开始下降。资委会曾一再要求追加拨款,但政府却没有按其所要求的金额拨付。其二是國府将企业经营的好坏寄托在「公」「诚」上而不是制度上,這既不能遏制腐败也不是长远之计。虽然资委会也引进了一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只是一些枝节和形式上的变化,本质上的官本位制并无多少变化;尽管资委会成员中不乏忠诚廉洁分子,但毕竟资委会本身还是一个官僚机构,旧的官场习气在所难免。资委会要求每个成员「保证不谋取个人私利」,因没有相应的制度保证是很难做到或很难长久的,学者趙興勝指出:当时的国营工业「除了遵循市场规律外,还要经常执行政府的特殊政策,在原材料、能源、资金的获得等方面及产品的分配方式上,又不完全遵循市场机制。这种经营上的双轨制常常造成很大的利益落差。在法律不健全、体制不完整的情况下,它为经济腐败行为提供了大量机会。」又认为国民政府的众多官僚「保持着亦官亦商的双重身份。在缺乏有效的体制约束与自我道德约束的情况下,他们辗转于公私之间,自觉不自觉地从事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勾当。这种双轨制在抗日战争时期及战后继续得到延续与强化,导致了国民政府的全面腐败,官僚资本恶性发展」似乎也是因此缘故,迄今为止仍有人习惯地将国民政府所办中央和地方公营事业称为「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參見:中國中俄關係史研究會骆晓会 (编). 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2009-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19). 

drnh.gov.tw

linux119.drnh.gov.tw

fudan.edu.cn

jsc.fudan.edu.cn

geocities.com

gmw.cn

lunwen.net.cn

mianfeilunwen.com

  • 十年建國期間,都市化在沿江沿海的省区快速进行。当时都市化最显著的地区是江苏。1919年江苏有10个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7个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16个2.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到1932年,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和2.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各增至17个。上海是江苏的最大城市,其人口,1843年20万,1872年25万,1911年100万,1921年150万,1936年350万。与江苏相比,浙江省小城市较多,如1921年浙江有1至2万人口的城市66个,而江苏在1919年,这样的城市只有33个。浙江最大的城市是杭州,其人口,1884年25万,1911年68万,l928年81万。长江中游的城市以湖北的汉口最重要,其人口,1888年18万,1906年52万,1917年70万。由于铁路的修筑,近代以来华北的城市有显著的发展。在山东省,济南的人口,1906年10万,1911年20万,1917年27万;青岛的人口,1910年16万,1927年32万。在直隶省,北京的人口在19世纪后期为50万,1919年增至93万;天津的人口,1903年32万,1910年代增至75万。依据20世纪初年日本的调查,江苏、直隶和四川为中国三个都市化最显著的省区,三省住在一万人以上或重要城市的人口与全省人口的比,江苏为13.6%,直隶为11.2%,四川为9.9%。見"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 免費論文網

nctu.edu.tw

srcs.nctu.edu.tw

npf.org.tw

old.npf.org.tw

people.com.cn

dangshi.people.com.cn

  • 1937年抗日戰爭前,法幣的總發行量不超過14億元。1937年抗戰開始至1941年英美參戰前,日本為破壞中國後方經濟,在日佔區強行以日本發行之貨幣收兌法幣,再加上以走私物資套得法幣,送往上海兌取國民政府的外匯。國民政府分別從英國及美國得到超過1000萬英鎊及5000萬美元貸款,但仍不足支持法幣匯價。至1940年起,取消無限制外匯買賣。於是法幣的價值開始下跌。對日抗戰期間,財政支出增加,法幣大量發行,到了戰後,面額總值已至5569億元,比戰前增加約400倍。1946年後,國民政府為支付與共產黨軍隊作戰的軍費,法幣的發行量更加大增,面額總值由抗戰勝利時的5569億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兆元,三年間增加超過一千倍,造成了民間的惡性通貨膨脹。有關日本在抗戰期間對後方經濟破壞,及中日雙方進行的貨幣戰爭,可參考楊燕,楊振,"對中國經濟破壞--抗戰時期鮮為人知的中日偽鈔戰",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cpc.people.com.cn

  • 對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動機,國共兩黨均認為是為了抗日,但近年有論者則認為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不是逼蔣抗日,因為在西安事變爆前一個月,蔣中正就已親自指揮绥远抗战,获得百灵庙大捷,充份表明其抗日決心。因此西安事變發生其實源於蒋和张的根本分歧,除了是张學良力图保存东北军的实力,而蔣中正主张统一引起的权力斗争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对共产党的态度。张不是恨蒋“不抗日”,而是恨蒋剿共。因為张學良本身对中共存有好感,认定他们代表了中国希望。見芦笛,"张学良为何发动西安事变?——兼与杨奎松教授商榷" —博訊网。另外亦有學者指出,張學良確曾在1936年6月底通過中共中央聯絡員劉鼎,向中共中央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想法的。6月30日,劉鼎將此一情況電告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得到報告后,當即就作出決定,准備派重要領導干部前去幫助張學良,並計劃以后適當時機許其入黨。7月2日,當時的中共中央總負責人洛甫將此一決定正式通知了共產國際。隨后在共產國際的阻撓下,最終沒有入黨。見謎團一:張學良有沒有加入共產黨?—人民網

sina.com.cn

news.sina.com.cn

vip.book.sina.com.cn

sspanzer.net

stuln.com

tttan.com

web.archive.org

  • 关于国民政府所办公营企业的经营弊端问题,有論者認為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不以赢利为目的,這很难使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因为不以赢利为目的,就必须靠政府投入。而在政府财力有限,包袱过重的情况下,就只能寄希望于银行贷款;而贷款不能赢利并导致大量的呆账坏账,造成金融危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资源委员会所属厂矿由于政府的倾斜政策,其发展和增值曾非常迅速。但从1941年以后,由于战争的影响和通货膨胀,原料价格看涨,生产成本增高,而政府对资委会所属工厂产品的限价政策,使其产品售价远远赶不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从而导致入不敷出,资金缺乏,使许多工厂的产量开始下降。资委会曾一再要求追加拨款,但政府却没有按其所要求的金额拨付。其二是國府将企业经营的好坏寄托在「公」「诚」上而不是制度上,這既不能遏制腐败也不是长远之计。虽然资委会也引进了一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只是一些枝节和形式上的变化,本质上的官本位制并无多少变化;尽管资委会成员中不乏忠诚廉洁分子,但毕竟资委会本身还是一个官僚机构,旧的官场习气在所难免。资委会要求每个成员「保证不谋取个人私利」,因没有相应的制度保证是很难做到或很难长久的,学者趙興勝指出:当时的国营工业「除了遵循市场规律外,还要经常执行政府的特殊政策,在原材料、能源、资金的获得等方面及产品的分配方式上,又不完全遵循市场机制。这种经营上的双轨制常常造成很大的利益落差。在法律不健全、体制不完整的情况下,它为经济腐败行为提供了大量机会。」又认为国民政府的众多官僚「保持着亦官亦商的双重身份。在缺乏有效的体制约束与自我道德约束的情况下,他们辗转于公私之间,自觉不自觉地从事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勾当。这种双轨制在抗日战争时期及战后继续得到延续与强化,导致了国民政府的全面腐败,官僚资本恶性发展」似乎也是因此缘故,迄今为止仍有人习惯地将国民政府所办中央和地方公营事业称为「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參見:中國中俄關係史研究會骆晓会 (编). 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2009-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19). 
  • 有關在華德國軍事顧問團工作詳情參見 "秘密之剑——蔣中正的德国军事顾问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德國軍事中心

xinhuanet.com

hb.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