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f information sources in references of the Wikipedia article "分別說部" in Chinese language version.
依據這一傳說,回顧漢譯舊傳,稱赤銅鍱部與飲光部(迦葉的義譯)為分別論者──分別說 部,是完全正確的。古有此一大部,自從四部分化以後,已不再存在;這四部都可以自稱或被稱 為分別說部的。在這裏,我想先作論斷,再為證明。『大毘婆沙論』所引的分別論者──分別說 部,就是正量與大眾部所傳的分別說部系,但與赤銅鍱部無關。西元前後,錫蘭的佛教很複雜, 與現在的情形不同。那時的赤銅鍱部,對印度本土,尤其是西北印度的佛教,關係與影響,可說 等於零。所以『異部宗輪論』,沒有赤銅鍱部的地位。『大毘婆沙論』的編集者──毘婆沙師, 也沒有理會到他。『大毘婆沙論』的分別論者,是泛稱分別說部的大陸學派,在罽賓區流行的化地、法藏、飲光部,尤以化地部為主流...「分別」,本為阿毘達磨的標幟,上座系的獨到學風。由於現在有派,自稱「分別說者」,因而 三世有派,漸形成「說一切有」,以為對立。分別說者雖是上座部中的現在有派,但是說一切有部的對立者,所以毘婆沙師,也泛指說一切有部以外的上座別系為分別論者。這樣,犢子部也被稱為分別論者了。或可以這樣說:犢子部所宗奉的根本阿毘達磨,雖誦本不同,而與分別論者( 印度本土的,如法藏部等)一樣,都是『舍利弗阿毘達磨』
依據這一傳說,回顧漢譯舊傳,稱赤銅鍱部與飲光部(迦葉的義譯)為分別論者──分別說 部,是完全正確的。古有此一大部,自從四部分化以後,已不再存在;這四部都可以自稱或被稱 為分別說部的。在這裏,我想先作論斷,再為證明。『大毘婆沙論』所引的分別論者──分別說 部,就是正量與大眾部所傳的分別說部系,但與赤銅鍱部無關。西元前後,錫蘭的佛教很複雜, 與現在的情形不同。那時的赤銅鍱部,對印度本土,尤其是西北印度的佛教,關係與影響,可說 等於零。所以『異部宗輪論』,沒有赤銅鍱部的地位。『大毘婆沙論』的編集者──毘婆沙師, 也沒有理會到他。『大毘婆沙論』的分別論者,是泛稱分別說部的大陸學派,在罽賓區流行的化地、法藏、飲光部,尤以化地部為主流...「分別」,本為阿毘達磨的標幟,上座系的獨到學風。由於現在有派,自稱「分別說者」,因而 三世有派,漸形成「說一切有」,以為對立。分別說者雖是上座部中的現在有派,但是說一切有部的對立者,所以毘婆沙師,也泛指說一切有部以外的上座別系為分別論者。這樣,犢子部也被稱為分別論者了。或可以這樣說:犢子部所宗奉的根本阿毘達磨,雖誦本不同,而與分別論者( 印度本土的,如法藏部等)一樣,都是『舍利弗阿毘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