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Chinese Wikipedia)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sources in references of the Wikipedia article "新文化运动" in Chinese language version.

refsWebsite
Global rank Chinese rank
27th place
30th place
1st place
1st place
low place
1,961st place
2,255th place
67th place

google.com.tw

books.google.com.tw

sinoss.net

web.archive.org

wikisource.org

zh.wikisource.org

  • 陳獨秀. 链接至维基文库 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 维基文库. 1919年1月 (中文). 本誌同人本來無罪,只因為擁護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為擁護這兩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辭。 
  • 陳獨秀. 链接至维基文库 敬告青年. 维基文库. 1915-09. 周禮崇尚虛文,漢則罷黜百家而尊儒重道,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無一不與社會現實生活背道而馳。 
  • 陳獨秀,《文化運動與社會運動》,原載1921年5月1日链接至维基文库 新青年/第09卷/第1號/隨感錄. 维基文库 (中文). ,“文化運動與社會運動本來是兩件事,有許多人當做是一件事,還有幾位頂刮刮的中國頭等學者也是這樣說,真是一件憾事!文化運動的內容是些什麽呢?我敢說是文學、美術、音樂、哲學、科學這類的事。社會運動的內容是些什麽呢?我敢說是婦女問題、勞動問題、人口問題這類的事。這兩類事的內容分明是不同的,硬要把他們混為一談,豈非怪事嗎?又有一班並且把政治、實業、交通都拉到文化裏面了,我不知道他們因為何種心理看得文化如此廣泛至於無所不包?若再進一步,連軍事也拉進去產,那便成了武化運動了,豈非怪之又怪嗎!創造文化,本是一民族重大的責任,艱難的事業,必須有不斷的努力,決不是短時間可以得著效果的事。這幾年不過極少數的人在那裏搖旗吶喊,想造成文化運動的空氣罷了,實際的文化運動還不及九牛之一毫,那責備文化運動的人和以文化運動自居的人,都未免把文化太看輕了。”
  • 孫中山. 链接至维基文库 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四講. 维基文库 (中文). 我們現在要學歐洲,是要學中國沒有的東西,中國沒有的東西是科學,不是政治哲學。至於講到政治哲學的真諦,歐洲人還要求之於中國 
    孫中山. 链接至维基文库 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六講. 维基文库 (中文). 現在受外來民族的壓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勢力,此刻橫行中國。 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舊道德,以為有了新文化, 便可以不要舊道德。不知道我們固有的東西,如果是好的 當然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棄。...在國家之內,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講到孝字,我們中國尤為特長,尤其比各國進步得多。孝經所講孝字,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至;現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國家,講到孝字,還沒有像中國講到這麼完全;...古時在政治一方面所講愛的道理,有所謂愛民如子,有所謂仁民愛物,無論對於什麼事,都是用愛字去包括;...就信字一方面的道德,中國人實在比外國人好得多。...講到義字,中國在很強盛的時代也沒有完全去滅人國家。...中國更有一種極好的道德,是愛和平,現在世界上的國家民族,袛有中國是講和平,外國都是講戰爭。...現在中國人看見了外國的機器發達,科學昌明,中國人現在的能力,當然不及外國人,但是在幾千年前,中國人的能力是怎麼樣呢?從前中國人的能力,還要比外國人大得多。...人類所享衣食住行的種種設備,也是我們從前發明的。 
  • 陳獨秀. 链接至维基文库 新青年/第01卷/第1號/通信. 维基文库. 1915 (中文). 
  • 陳獨秀. 链接至维基文库 敬告青年. 维基文库. 1915 (中文). 
  • 胡適. 链接至维基文库 文學改良芻議. 维基文库. 1917 (中文). 
  • 易白沙. 链接至维基文库 孔子平議. 维基文库. 1916 (中文). 
  • 胡適. 链接至维基文库 新思潮的意義. 维基文库. 1919 (中文). 
  • 錢玄同. 链接至维基文库 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 维基文库. 1918 (中文). 
  • 新青年派废除汉字的主张
    • 钱玄同:“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链接至维基文库 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 维基文库. 1918 (中文). 
    • 吳玉章. 链接至维基文库 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报告. 维基文库. 1958 (中文). 我们认为:汉字总是要变的,拿汉字过去的变化就可以证明,将来总是要走世界共同的拼音方向。但是这些都不属于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范围。 
    • 錢玄同. 链接至维基文库 減省漢字筆劃底提議. 维基文库. 1920 (中文). 
    • 陳獨秀. 链接至维基文库 敬告青年. 维基文库. 1915年9月《新青年》第1卷第1號 (中文). 
    • 瞿秋白. 链接至维基文库 實驗主義與革命哲學. 维基文库. 1924年《新青年》第10卷第3號 (中文). 
    • 陳獨秀,《<科學與人生觀>陳獨秀序》,1923年11月
    • 胡適,《<科學與人生觀>胡適序》,1923年11月
    • 胡適,《答陳獨秀先生》,1923年11月29日
    • 陳獨秀,《答適之》,1923年12月9日
    • 陳獨秀:“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絕不認他人之越俎,亦不應主我而奴他人”(链接至维基文库 敬告青年. 维基文库. 1915年9月《新青年》第1卷第1號 (中文). )。
      陳獨秀:“我們今後對於基督教問題,不但要有覺悟,使他不再發生紛擾問題;而且要有甚深的覺悟,要把耶酥崇高的、偉大的人格和熱烈的、深厚的情感培養在我們的血裏,將我們從墮落在冷酷、黑暗、汙濁坑中救起。除了耶穌底人格、情感,我們不知道別的基督教義。這種根本教義,科學家不曾破壞,將來也不會破壞。”(陳獨秀. 链接至维基文库 基督教與中國人. 维基文库. 1920年2月1日《新青年》 (中文). 
      胡適:“发展个人的个性,须要有两个条件。第一,须使个人有自由意志。第二,须使个人担干系,负责任。自治的社会,共和的国家,只是要个人有自由选择之权,还要个人对于自己所行所为都负责任”(胡適,《易卜生主義》,1918年6月)。
      蔡元培遵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則管理北京大學。
      李大釗:“自有英之‘大宪章法’之人权宣言为近世人类自由之保证书,各国宪法莫不宗为泰斗,如身体自由、财产自由、家宅自由、书信秘密自由、出版自由、教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信仰自由诸荦荦大端,皆以明文规定于其中。...思想自由之主要条目,则有三种:一出版自由,一信仰自由,一教授自由是也。...次于信仰自由,亦决不许稍加限制。...而吾中国,儒、释、道、回、耶,杂然并传,含容甚广,是信仰自由之原理,已为吾先民所默契”(李大釗. 链接至维基文库 憲法與思想自由. 维基文库. 1916年12月10日《憲法公言》第7期 (中文). )。
    • 陳獨秀. 链接至维基文库 實行民治的基礎. 维基文库. 1920年1月《新青年》 (中文). 
    • 陳獨秀. 链接至维基文库 我的根本意見. 维基文库. 1940年 (中文). 
    • 胡適. 链接至维基文库 一年來關於民治與獨裁的討論. 维基文库. 1935年1月1日 (中文). 
    • 陳獨秀. 链接至维基文库 討論無政府主義. 维基文库. 1921年8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4號 (中文). 
    • 新凱. 链接至维基文库 共產主義與基爾特社會主義. 维基文库. 1921年9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5號 (中文). 
    • 李大釗,链接至维基文库 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维基文库 (中文). ,原載1919年5月、11月《新青年》,“馬氏學説受人非難的地方很多,這唯物史觀與階級競爭說的矛盾衝突,算是一個最重要的點。...但雖是如此説法,終覺有些牽强矛盾的地方。這全因爲一個學説最初成立的時候,每每陷入誇張過大的原故。...有人说,历史的唯物论者以经济行程的进路为必然的、不能免的,给他加上了一种定命的彩色。...历史的唯物论者说经济现象可以变更法律现象,法律现象不能变更经济现象,也有些人起了疑问。...我们可以拿团体行动、法律、财产法三个联续的法制,补足阶级竞争的法则,不能拿他们推翻马氏唯物史观的全体。...有许多人所以深病“马克思主义”的原故,都因为他的学说全把伦理的观念抹煞一切,他那阶级竞争说尤足以使人头痛。...当这过渡时代,伦理的感化,人道的运动,应该倍加努力,以图划除人类在前史中所受的恶习染,所养的恶性质,不可单靠物质的变更。这是马氏学说应加救正的地方。...马氏的论旨,不在诉说资本家的贪婪,而在揭破资本主义的不公。...由马氏的平均利润率论看起来,他所说的生产价格 —— 就是实际卖价 —— 和他所说的价值全非同物。但于价值以外,又有一种实际卖价,为供求竞争的关系所支配,与生产物品所使用的工量全不相干。结果又与一般经济学者所主张的竞争价格论有什么区别?物品的实际价格既为竞争所支配,那劳工价值论就有根本动摇的危险。劳工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基础一有动摇,学说全体为之震撼。这究不能不算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大遗憾。”
    • 陳獨秀,《法律與言論自由》,發表於1919年12月1日链接至维基文库 新青年/第07卷/第1號/隨感錄. 维基文库 (中文). ,“Bolsheviki是不是擾亂世界和平,全靠事實證明,用不著我們辯護或攻擊。Bolshevikism的內容,和他們如果得誌思想上有無變遷,能不能叫世界和平,固然沒有人能夠斷定。”
    • 胡適. 链接至维基文库 我們走那條路?. 维基文库. 1930年 (中文). 
    • 链接至维基文库 新青年/第07卷/第1號/杜威博士講演錄. 维基文库 (中文). 
    • 胡適. 链接至维基文库 杜威在中國. 维基文库. 1959年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