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f information sources in references of the Wikipedia article "大跃进" in Chinese language version.
西方分析人士多数认为,正是因为大跃进政策上的失误,导致毛泽东一度被迫退居二线,而给他日后为夺回“王权”而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打下伏笔。 而文革又再次将中国和中国人带入灾难的深渊。
由於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毛以「退居二线」的名义甩手不理事务,静观刘少奇等人收拾残局。刘少奇等人在挽救共产党政权的同时客观上降低了毛的声望。相当多对毛泽东坚持极左路线不满的干部在思想上同他疏远,逐渐在刘少奇麾下集合起来。在中共高层,刘少奇的威信已逼近毛泽东。......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毛泽东自知他全力投入掀起的大跃进运动已经失败,他在经济领域已无可为。毛以「退居二线」为名甩手不理事务,静观刘、邓等人去收拾。
雨水至多只是这场浩劫的成因之一。雨水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江流不畅。黄万里谈到,修建于1958年、位于安康下游的丹江口水库,在此前的25年使安康下游河槽不断淤积抬高,“否则洪水再大也可以从宽深的河槽里排出去” 。也就是说,洪峰来临之时,江流不畅乃至下游倒灌,是安康几个小时内水位暴涨的主要原因。
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对“大跃进”错误的认识分歧乃见,则成为“文革”发生的最初伏笔。
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对“大跃进”错误的认识分歧乃见,则成为“文革”发生的最初伏笔。
“大跃进”运动从1957年底开始发动,1958年全面展开。...... 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两件事表明:三年来造成严重后果的“大跃进”运动实际上已被停止,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新轨道。
1月14日-18日 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正式通过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这次会议,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转变,表明“大跃进”的方针实际上已经停止,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
第四个关节点是1962年“七千人大会”。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刘少奇实际上开始全面主持中央的党政领导工作,自此以后直至“文革”发生,毛泽东基本上退出了中共中央第一线的领导工作。这次会议有一个不为人所注意但实际上非常重要的细节,即在会议闭幕的第二天,1962年2月8日晚,毛泽东即坐专列离开北京到外地去了。刘少奇真正主持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是从“七千人大会”开始的。毛泽东在这次会议闭幕的第二天即离开北京去外地巡视,很有可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意识地摆出的一种退居第二线的姿态。
《富水水库志》①42~43页记载, 因1号闸门失控, 最大泄洪量达到4 000 m3/s, 致水库以下的富水、星潭、排市、率州、城关(已改名兴国镇)等地的沿河两岸农田房屋被淹, 渍涝成灾, 全县受灾面积约23×103 hm2。无收面积16×103 hm2。倒塌房屋10 156间, 毁坏塘堰堤垸等561处, 死亡20人, 伤54人。
水库兴建于1958年,显然是大跃进的产物。汪洋水库的库容并不大,兴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洪与灌溉。虽然水库的坝高达到20多米,但并没有兴建蓄放水的闸门,水库放水主要通过开敞式溢洪道。这样低标准的水库,在汛期到来之前,理当提前预作准备,腾出相应的库容。但显然,水库方没有做到这一点,或者说做得很不够。如果考虑到当时正值“文革”高潮期,全国各行各业都在停工停产,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然而,洪水是无情的,它可不管你处于“文革”时期或者其他什么特殊时期。水库突然垮坝后,庞大的库容倾盆而下,一泄数十里。可怜沿途的老百姓,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陷入了灭顶之灾。
“大跃进”运动从1957年底开始发动,1958年全面展开。...... 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两件事表明:三年来造成严重后果的“大跃进”运动实际上已被停止,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新轨道。
1月14日-18日 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正式通过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这次会议,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转变,表明“大跃进”的方针实际上已经停止,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
雨水至多只是这场浩劫的成因之一。雨水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江流不畅。黄万里谈到,修建于1958年、位于安康下游的丹江口水库,在此前的25年使安康下游河槽不断淤积抬高,“否则洪水再大也可以从宽深的河槽里排出去” 。也就是说,洪峰来临之时,江流不畅乃至下游倒灌,是安康几个小时内水位暴涨的主要原因。
第四个关节点是1962年“七千人大会”。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刘少奇实际上开始全面主持中央的党政领导工作,自此以后直至“文革”发生,毛泽东基本上退出了中共中央第一线的领导工作。这次会议有一个不为人所注意但实际上非常重要的细节,即在会议闭幕的第二天,1962年2月8日晚,毛泽东即坐专列离开北京到外地去了。刘少奇真正主持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是从“七千人大会”开始的。毛泽东在这次会议闭幕的第二天即离开北京去外地巡视,很有可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意识地摆出的一种退居第二线的姿态。
由於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毛以「退居二线」的名义甩手不理事务,静观刘少奇等人收拾残局。刘少奇等人在挽救共产党政权的同时客观上降低了毛的声望。相当多对毛泽东坚持极左路线不满的干部在思想上同他疏远,逐渐在刘少奇麾下集合起来。在中共高层,刘少奇的威信已逼近毛泽东。......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毛泽东自知他全力投入掀起的大跃进运动已经失败,他在经济领域已无可为。毛以「退居二线」为名甩手不理事务,静观刘、邓等人去收拾。
西方分析人士多数认为,正是因为大跃进政策上的失误,导致毛泽东一度被迫退居二线,而给他日后为夺回“王权”而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打下伏笔。 而文革又再次将中国和中国人带入灾难的深渊。
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对“大跃进”错误的认识分歧乃见,则成为“文革”发生的最初伏笔。
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对“大跃进”错误的认识分歧乃见,则成为“文革”发生的最初伏笔。
水库兴建于1958年,显然是大跃进的产物。汪洋水库的库容并不大,兴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洪与灌溉。虽然水库的坝高达到20多米,但并没有兴建蓄放水的闸门,水库放水主要通过开敞式溢洪道。这样低标准的水库,在汛期到来之前,理当提前预作准备,腾出相应的库容。但显然,水库方没有做到这一点,或者说做得很不够。如果考虑到当时正值“文革”高潮期,全国各行各业都在停工停产,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然而,洪水是无情的,它可不管你处于“文革”时期或者其他什么特殊时期。水库突然垮坝后,庞大的库容倾盆而下,一泄数十里。可怜沿途的老百姓,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陷入了灭顶之灾。
《富水水库志》①42~43页记载, 因1号闸门失控, 最大泄洪量达到4 000 m3/s, 致水库以下的富水、星潭、排市、率州、城关(已改名兴国镇)等地的沿河两岸农田房屋被淹, 渍涝成灾, 全县受灾面积约23×103 hm2。无收面积16×103 hm2。倒塌房屋10 156间, 毁坏塘堰堤垸等561处, 死亡20人, 伤54人。